机构用户工作平台入口

体面劳动——世界与中国


者: 林燕玲

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09月01日

阅读  加入书架 收藏

  • 简介
  • 目录
  • 更多信息
				封面
目录
扉页
版权
序
上篇 世界
第一章 环顾穹宇:全球化挑战劳动世界
一、既熟悉又陌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什么是全球化
(二)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兴起
(三)全球化的经济特征有哪些
二、全球生产体系:芭比娃娃是一位“全球公民”
(一)福特制的生产体系及其衰落
(二)“后福特制”的特征
(三)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生产销售
三、机遇和挑战:劳动世界格局在改变
(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全球化对劳动世界的负面影响
(三)全球化对劳动关系格局的挑战
四、从抵制到包容:解决全球化社会层面问题的探索
(一)西雅图风暴
(二)约束跨国公司的行为
(三)实施贸易制裁
(四)更包容的全球化图景正在构建
第二章 形成共识:以体面劳动应对全球化
一、体面劳动:检验“全球化的试金石”
(一)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
(二)体面劳动赢得广泛共识
二、体面劳动:一个全球性概念
(一)体面劳动的六个维度
(二)国际劳工组织对体面劳动的解读
三、体面劳动议程:愈加广泛的共识
(一)阿玛蒂亚·森对体面劳动的评述
(二)三方成员对体面劳动的见解
四、体面劳动的缺失:连接现实与愿望的鸿沟
(一)就业差距
(二)权利差距
(三)社会保护差距
(四)社会对话差距
五、体面劳动的衡量:标准化与本土化
(一)国际劳工组织对体面劳动衡量指标的研究
(二)国外学者对体面劳动衡量指标的研究
(三)亚太地区对体面劳动的衡量
六、体面劳动的框架工具:国际劳工标准
(一)国际劳工组织概览
(二)国际劳工标准概述
(三)以国际劳工标准促进体面劳动
第三章 描绘轨迹:从组织目标到全球共识
一、战略目标:争取公平的全球化
(一)体面劳动的四个战略目标
(二)四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依存和互补
二、全球共识:使人人享有体面劳动
(一)体面劳动:ILO的目标
(二)体面劳动:全球共识
(三)体面劳动:国家实践
三、包容增长:亚太地区的体面劳动
(一)亚洲体面劳动面临的挑战
(二)体面劳动议程在亚太地区的进展
(三)亚洲体面劳动十年(2005-2015)计划
(四)以体面劳动推动包容性增长
四、国别计划:国家实践的体面劳动
(一)体面劳动八国试点计划(Decent Work Pilot Programmes,DWPPs)
(二)体面劳动国别计划(Decent Work Country Programmes,DWCPs)的实施
(三)体面劳动进程的测量与评估
五、企业社会责任:跨国企业的体面劳动
(一)国际劳工组织的《跨国企业宣言》
(二)支持公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第四章 落实行动:体面劳动嵌入全球治理
一、体面劳动的必要条件: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
(一)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
(二)废除强迫劳动
(三)禁止童工劳动
(四)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
二、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中心:促进和创造就业
(一)《全球就业议程》
(二)青年就业
(三)非正规就业
(四)绿色就业
三、公平发展的稳定器:社会保护
(一)社会保护概述
(二)社会保障
(三)职业安全与卫生
(四)体面工时
(五)家庭工人的体面劳动
(六)移民工人的社会保护
(七)艾滋病毒/艾滋病与劳动世界
四、社会共识的达成:通过社会对话
(一)社会对话的根本目标
(二)三方成员的职能和活动
五、回应金融危机:推动就业增长型的经济复苏
(一)金融危机对全球就业状况的影响
(二)全球就业契约
(三)拥有体面劳动的复苏和增长
下篇 中国
第五章 落地生根:体面劳动与和谐劳动关系的融合
一、市场的力量:中国劳动关系的变革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关系的演变
(二)当前中国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
二、发展的契合:“体面劳动议程”进入中国
(一)“体面劳动议程”在中国的推进轨迹
(二)中国体面劳动国别计划(2006-2010)
三、体面劳动本土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劳工政策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三)深化工资制度改革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四、从微观到宏观:检验和谐劳动关系
(一)和谐企业劳动关系指标体系
(二)浙江省劳动关系和谐指数评价体系
(三)如何评价劳动关系指标体系
五、社会探讨:中国人眼中的“体面劳动”
(一)什么是“体面劳动”
(二)实现“体面劳动”需要各方努力
(三)实现体面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第六章 政府角色: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一、理念形成: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一)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
(二)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趋势性特点
二、政策融合:“体面劳动”融入国家立法
(一)三方机制的确立及其发展
(二)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平等
(三)消除童工劳动方面取得进展
(四)完善职业安全卫生立法
(五)“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中国社会保险立法
三、本土经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浙江省委政府“以人为本 共建共享”
(二)昆山部署推动实现体面劳动
四、应对危机:劳工政策和措施
(一)经济危机对中国就业和劳动关系的主要影响
(二)中国稳定就业和劳动关系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 企业角色:依靠职工,立足双赢
一、重要载体: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一)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
(二)创建活动的内容
(三)创建活动的初步效果
二、和谐发展: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表彰暨经验交流会概况和特点
(二)中央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三、共性经验:企业与职工互利共赢
(一)浙江传化集团:职工是企业主人
(二)成都彩虹电器(集团):依靠职工促和谐
(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握规律致双赢
四、积极实践:体面劳动在企业开花结果
(一)永煤集团:理解和实践体面劳动
(二)长岭炼化:“我体面劳动”活动
(三)其他企业:让劳动者体验到体面劳动
第八章 工会角色: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利益
一、沟通交流:对外宣传中国工会的重要国际舞台
(一)“经济全球化与工会”国际论坛概述
(二)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胡锦涛2008’论坛的开幕致辞
二、两相对照:体面劳动与工会工作高度契合
(一)促进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实现:工会组织建设
(二)促进就业与维护合理收入分配权益
(三)社会保护:工会帮扶和劳动保护工作
(四)社会对话: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五)国际劳工组织中的中国工会
三、着力解决:工会与工人脱节的问题
(一)工会和政府在劳资矛盾中的立场和角色
(二)使工会生长在工人的土壤里
(三)普遍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第九章 道路曲折:劳动者通往体面劳动之路
一、解构与重构:劳动者群体的变迁
(一)劳动者的发展变迁
(二)国有企业工人和农民工的群体差异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二、体面劳动的挑战:劳动者权益受损
(一)劳动就业权利
(二)工资工时水平
(三)社会保障权益
(四)劳动安全卫生权益
(五)职工民主管理权利
三、追求体面劳动: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发育
(一)多数工人具有较强的利益意识
(二)部分工人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三)部分工人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行动意识
(四)工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
四、美好愿景:劳动者通往体面劳动之路
(一)“体面劳动”面面观
(二)如何实现“体面劳动”
第十章 技术合作: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
一、创业带动就业: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一)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
(二)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紧急项目
二、实施特别措施: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一)项目背景、概况及关键要素
(二)强化法律实施,改善残疾人的就业能力
三、消除就业歧视:工作场所艾滋病教育培训
四、履行国家义务:推动实施ILO第111号公约
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工作理念”
六、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在纺织行业落实
参考文献

				

ISBN : 978-7-5008-5267-4

定价 : 38.0元

推荐阅读

  • 工作场所劳动关...

    工作场所劳动关...

    作者: 朱云乐

    简介: 本书从劳动关系冲突管理研究视角出发,基于本土情景探索劳动关系源头治理方法,...

  • 和谐劳动关系论...

    和谐劳动关系论...

    作者: 赖德胜,吕国泉,等等

    简介: 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书将展现典型大国崛起过程中劳动关系的演变规律,对我国...

  • 聚焦当代中国社...

    聚焦当代中国社...

    作者: 冯喜良 吕国泉

    简介:

  • 构建和谐劳动关...

    构建和谐劳动关...

    作者: 本书编写组

    简介: 本书分为建工会、防欠薪、涨工资、保安全、促休假、缴社保、签合同、推民管、提...

  • 劳动关系转型与...

    劳动关系转型与...

    作者: 陈玉明

    简介: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结合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两种理论视角,较为立...

  • 劳动科学研究文...

    劳动科学研究文...

    作者: 冯喜良;童玉芬

    简介: 本书收录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关于劳动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22篇,论...

  • 和谐梦圆:威海...

    和谐梦圆:威海...

    作者: 李凤俊

    简介:

  • 怎样当好劳动关...

    怎样当好劳动关...

    作者: 唐鑛;陈诚;池媛媛

    简介: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总工会    主办单位: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中国工人出版社全国工会职工书屋图书配送中心/数字传播中心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邮编:100120    联系电话:62354070(总机)   邮箱:zgsw511@163.com

Copyright © 2015 中国工人出版社,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28941号-3

Android客户端 iPhone客户端 iPad客户端
手机阅读请下载App丰富功能,直接网页阅览不确保优化效果。